著名數(shù)學家——陳景潤
發(fā)布時間:2016-09-22 11:26:45瀏覽次數(shù):2947
陳景潤出生在貧苦的家庭,母親生下他來就沒有奶汁,靠向鄰居借熬米湯活過來。
快上學的年齡, 因為當郵局小職員的父親的工資太少,供大哥上學,母親還要背著不滿兩歲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掙錢。
這樣, 平日照看3歲小弟弟的擔子就落在小景潤的肩上。
稍大一點,擠出幫母親下地干活的空隙,忙著練習寫字和演算。母親見他學習心切, 就把他送進了城關(guān)小學。別看他長得瘦小,可十分用功,成績很好,因而引起有錢人家子弟的嫉妒, 對他拳打腳踢。他打不過那些人,就淌著淚回家要求退學,媽媽撫摸著他的傷處說:“孩子,只怨我們沒本事,家里窮才受人欺負。
你要好好學,爭口氣,長大有出息,那時他們就不敢欺負咱們了!” 小景潤擦干眼淚,又去做功課了。
此后,他再也沒流過淚,把身心所受的痛苦, 化為學習的動力,成績一直拔尖,終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三元縣立初級中學。
在初中,他受到兩位老師的特殊關(guān)注: 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語文老師,原是位教授,他目睹日本人橫行霸道,國民黨卻節(jié)節(jié)退讓,感到痛心疾首,只可惜自己年老了,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。他看到陳景潤勤奮刻苦,年少有為,就經(jīng)常把他叫到身邊,講說中國5000年文明史,激勵他好好讀書, 肩負起拯救祖國的重任。
老師常常說得滿眼催淚,陳景潤也含淚表示,長大以后,一定報效祖國!另一位是不滿30歲的數(shù)學教師,畢業(yè)于清華大學數(shù)學系,知識非常豐富。陳景潤最感興趣的是數(shù)學課, 一本課本,只用兩個星期就學完了。老師覺得這個學生不一般,就分外下力氣,多給他講,并進一步激發(fā)他的愛國熱情,說:“一個國家,一個民族,要想強大,自然科學不發(fā)達是萬萬不行的,而數(shù)學又是自然科學的基礎(chǔ)。”從此,陳景潤就更加熱愛數(shù)學了。 一直到初中畢業(yè),都保持了數(shù)學成績?nèi)珒?yōu)的記錄。
祖國光復(fù)后,陳景潤考入福州英華書院念高中。在這里,他有幸遇見使他終生難忘的沈元老師。沈老師曾任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,當時是陳景潤的班主任兼教數(shù)學、英語。
沈老師學問淵博,循循善誘,同學們都喜歡聽他講課 。有一次,沈老師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數(shù)學題:“韓信點兵”。大家都悶頭算起來,陳景潤很快小聲回答:“53人”全班為他算得速度之快驚呆了, 沈老師望著這個平素不愛說話、衣服檻樓的學生問是怎么得出來的?陳景潤的臉羞紅了,說不出話,最后是用筆在黑板上寫出了方法。沈老師高興地說:“陳景潤算得很好,只是不敢講,我?guī)退v吧!” 沈老師講完,又介紹了中國古代對數(shù)學貢獻,說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歐1000年,南宋秦九韶對“聯(lián)合一次方程式”的解法,也比意大利數(shù)學家歐拉的解法早500多年。沈老師接著鼓勵說:“我們不能停步,希望你們將來能創(chuàng)造出更大的奇跡,比如有個‘哥得巴赫猜想’, 是數(shù)論中至今未解的難題,們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,你們要把它摘下來!” 課后,沈老師問陳景潤有什么想法,陳景潤地說:“我能行嗎?”沈老師說:“你既然能自己解出‘韓信點兵’,將來就能摘取那顆明珠: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啊!”那一夜,陳景潤失眠了,他立誓:長大無論成敗如何,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