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魏二①
王昌齡
醉別江樓橘柚香, 江風(fēng)引雨入舟涼。
憶君遙在瀟湘②月,愁聽清猿夢里長。
①該詩作于王昌齡貶謫龍標(biāo)尉時。②瀟湘:瀟水在零陵縣與湘水會合,稱瀟湘。
問:請分析“憶”在本詩中的作用。
答:“憶”字引出詩句,從對面生情,為行人虛構(gòu)了一個境界:在不久的將來,朋友夜泊在瀟湘之上,孤月高照,兩岸猿啼,刻畫出一個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環(huán)境。這樣虛實結(jié)合,更加強化了詩人的離別之情。
湖州歌(其六)
南宋·汪元量
北望燕云不盡頭,大江東去水悠悠。
夕陽一片寒鴉外,目斷東西四百州。
【注】此詩是元滅南宋時,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
問:簡析“望”字在詩中的作用。
答:“望”字起到對全詩景物描寫的通領(lǐng)作用:悠悠江水東逝,一去不返,一片寒鴉,在夕陽西下之時從眼前飛過,營造出了一種凄涼之境,含蓄地抒發(fā)了作者身處國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時的悲痛心情。
登崖州城作(李德裕)
獨上高樓望帝京,鳥飛猶是半年程。
青山似欲留人住,百匝千遭繞郡城。
問:此詩中“望”字有什么妙用?
答:李詩之“望”在首句,實寫登樓,引領(lǐng)全篇,既表達了對國君的眷念和向往,又蘊含了對“帝京”遙不可及的感傷。
端 居 ①
李商隱
遠書歸夢兩悠悠,只有空床敵素秋②。
階下青苔與紅樹,雨中寥落月中愁。
[注] ①端居:閑居。 ②素秋:秋天的代稱。
⑴ 這首詩第二句中的“敵”可否換成“對”或其它詞?請簡述理由。
答:不能換成“對”或其它詞。用“敵”字不僅突出“空床”與“素秋”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的氛圍,而且表現(xiàn)出空床獨寢的人無法承受“素秋”的清冷凄涼的情狀,抒發(fā)了詩人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凄愴之情。用“對”或其它詞難以速到這種表達效果。
菩薩蠻
李白
平林漠漠煙如織,寒山一帶傷心碧。暝色入高樓,有人樓上愁。玉階空佇立,宿鳥歸飛急。何處是歸程?長亭更短亭。
問: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。請簡要分析“空”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。
答案: “空"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(jié)果的孤寂、惆悵,增添了全詞的“愁”味,使主題更加鮮明。
西江月 遣興
辛棄疾
醉里且貪歡笑,要愁那得工夫。近來始覺古人書,信著全無是處。
昨夜松邊醉倒,問松“我醉何如”。只疑松動要來扶,以手推松曰:“去!”
問:首句“醉里且貪歡笑”中的“歡笑”前加一“且”字,試分析其好處。
答:“且”有“暫且”之意,暫且歡笑,實則流露出“歡笑”背后的愁苦。
鑒賞煉字的表達作用(效果)
步驟:
1、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
2、看所要鑒賞的語言對這個對象進行了怎樣的描寫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
3、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(準確、鮮明、形象、生動、含蓄、凝練、淋漓盡致等),有怎樣的作用(烘托了怎樣的意境,或表達了怎樣的作用)。
暮江吟
(唐)白居易
一道殘陽鋪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紅。
可憐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。
問:第一句中的“鋪”字有什么作用?
答:“鋪”字寫出了“殘陽”(表現(xiàn)對象)已經(jīng)接近地平線,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的,的確像“鋪”在江面上,(對這個對象進行了怎樣的描寫)用詞更準確、形象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,而且它還能給人以親切、安閑的感覺,更貼切地表現(xiàn)詩人此時的心境。(有怎樣的作用)
一、對動詞的考查
1、強調(diào)動態(tài)的動詞的考查
2005全國高考湖南卷
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
柳宗元
海畔尖山似劍芒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
若為化作身千億,散向峰頭望故鄉(xiāng)。
問:此詩中“望”字有什么妙用?
答:此詩之“望”,虛寫作者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置身峰頭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,既生動形象地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表現(xiàn)了對故鄉(xiāng)的思念,更表達了對“京華親故”一為援手的急切期待(有怎樣的作用)。
2、表引領(lǐng)作用的動詞的考查
(1)“某動詞”領(lǐng)起了什么內(nèi)容。
(2)對領(lǐng)起內(nèi)容進行概括敘述
(3)由它領(lǐng)起的內(nèi)容起到什么作用
例:
望薊門
(唐)祖詠①
燕臺一望客心驚,簫鼓喧喧漢將營。
萬里寒光生積雪,三邊②曙色動危旌。
沙場烽火連胡月③,海畔云山擁薊城。
少小雖非投筆吏,論功還欲請長纓。
① 祖詠:唐代詩人。② 三邊:泛指邊境。③胡月:胡地之月,邊地之月。
問:結(jié)合原詩,眾寫景抒情的角度談一談“望”字在全詩中的地位和作用。
答:望在全詩中領(lǐng)起所見(“某動詞”領(lǐng)起了什么內(nèi)容):寒光、積雪、曙色、危旌、烽火等意象(對領(lǐng)起內(nèi)容進行概括敘述),渲染了戰(zhàn)斗場景氣勢之盛;全詩行文,由望中所見,生望中所感(“心驚”之感受,“論功”之壯志),景與情自然交融,使作者由望而感,渴望建功立業(yè)這種感情的抒發(fā)水到渠成(由它領(lǐng)起的內(nèi)容起到什么作用)。
3、化動為靜的動詞的考查
例:2005上海卷
望廬山瀑布
(唐)李白
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
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
問:古人有“七言詩第五字要響。……所謂響者,致力處也”的評述,請以李白詩中的“掛”字為例,加以賞析。
答:化動為靜,形象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地描繪出遙看瀑布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飛瀉時的景象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。
4、對心理動詞的考查
溪居即事
(唐)崔道融
籬外誰家不系船,春風(fēng)吹入釣魚灣。
小童疑是有村客, 急向柴門去卻關(guān)。
注:卻關(guān):拉開門閂開門。
問:詩中的三、四句中哪兩個字用得最好?為什么?
答:“疑”“急”二字用得最好,把一個正在玩耍的兒童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看到船兒進入水灣,“疑”是有客人來了,就“急”忙跑去打開柴門迎客的行動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寫活了,把兒時那種好奇、興奮、粗疏、急切的心理狀態(tài)描繪出來了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。
5、對兼有動詞、名詞兩種詞性的字的考查
柏林寺南望
郎士元
溪上遙聞精舍鐘,泊舟微徑度深松。
青山霽后云猶在,畫出西南四五峰。
注:精舍:佛寺,即指柏林寺。
問: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,請簡要分析“畫”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。
答:“峰”本來是景物中的客觀存在,用一“畫”字,似乎說“峰”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本來并不存在,卻由造物以云為墨,以天為紙即興“畫”出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,不僅寫出峰的美妙如畫,而且傳達出“觀者”的驚奇與喜悅,使首詩別有情趣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。
6、形容詞作動詞的考查
泊船瓜洲
(宋)王安石
京口瓜洲一水間,鐘山只隔數(shù)重山。
春風(fēng)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。
問:第三句中的“綠”字有什么好處?
答:“綠”字化不十分易傳達的聽覺、感覺而為視覺,既見出春風(fēng)的到來,又見出春風(fēng)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到來后江南水鄉(xiāng)的變化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,一派生機,欣欣向榮,并是全詩的詩眼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。
7、化靜為動的動詞的考查
書湖陰先生壁
宋 王安石
茅檐長掃凈無苔,花木成畦手自栽。
一水護田將綠繞,兩山排闥送青來。
問:詩中的“護”“送”兩字的運用有何妙處?
答:作者運用擬人手法,將溪水、青山擬人化,仿佛溪水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也贊賞主人躬耕隴畝的品行,殷勤地環(huán)繞田畝將禾稼保護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;似乎青山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也理解主人寄情山水的意趣,主動地推門而入,將青翠山色送來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。將平淡的景物寫得生動形象、有情有意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,很好地烘托了主人品行的高潔,也表現(xiàn)出了詩人退出政治漩渦所感受到的田園意趣和心情的閑適(有怎樣的作用)。
二、對副詞的考查
例2006年高考(江蘇卷)
請閱讀下面一首詞,然后回答問題。
鷓鴣天
室人降日*,以此奉寄
[元]魏初
去歲今辰卻到家,今年相望又天涯。
一春心事閑無處,兩鬢秋霜細有華。
山接水,水明霞,滿林殘照見歸鴉。
幾時收拾田園了,兒女團圞夜煮茶。
*室人降日:妻子生日。團圞:tuán luán
問:第二句中的“又”字用得好,好在哪里?
答:“又”字暗示作者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不止一次浪跡天涯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,飽含愁苦與無奈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。
三、對數(shù)詞的考查
早梅
(唐)齊己
萬木凍欲折,孤根暖獨回。
前村深雪里,昨夜一枝開。
風(fēng)遞幽香出,禽窺素艷來。
明年應(yīng)如律,先發(fā)望春臺。
問:詩中的“一”字有什么好處?
答:梅花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開在百花之前,稱為早,而這“一枝”又先于眾梅而開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,更突顯出此梅的不同尋常,突出一個“早”字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。
四、對形容詞的考查
秋夜
朱淑真
夜久無眠秋氣清,燭花頻剪欲三更。
鋪床涼滿梧桐月,月在梧桐缺處明。
問:詩中的“涼”字有什么作用?
答:涼字既寫天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涼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,又寫心境的孤寂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。
五、對象聲詞的考查
東坡①
蘇軾
雨洗東坡月色清,市人行盡野人行。
莫嫌犖確②坡頭路,自愛鏗然曳杖聲。
[注]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。東坡,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。②犖確:luò山多大石。
問:請結(jié)合全詩賞析“鏗然”一詞的妙用。
答:“鏗然”一詞傳神地描繪出手杖(看所要鑒賞的語言的表現(xiàn)對象是什么)碰撞在石頭上發(fā)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(展開聯(lián)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),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鮮明對比;聯(lián)系前文對道路坎坷的交代,可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堅守信念、樂觀曠達的情懷(看它表現(xiàn)得怎樣)。
六、對連詞的考查
過平輿,懷李子先,時在并州
宋黃庭堅
前日幽人佐吏曹,我行堤草認青袍。心隨汝水春波動,興與并門夜月高。
世上豈無千里馬?人中難得九方皋!酒船漁網(wǎng)歸來是,花落故溪深一篙。
問:此詞中的“豈無”“難得”在表達上起什么作用?
答:“豈無”使上句成了設(shè)問句,“難得”使下句成了應(yīng)答句。自問自答,上下句對偶,句意卻單行直下,貫成一氣,成為靈動自然的“流水對”。詩人的牢騷感慨之情,也借助這四個字的呼應(yīng)自然流露出來。